DICOM 資料結構


DICOM 的發展背景完全是針對醫學應用領域來開發的,其主要的功能是提供數位化的醫學影像,並將醫療影像傳遞於網路上,以方便儲存與調閱、管理。我們可以簡單的將DICOM定義為「醫學影像儀器和軟體間共通的通訊規格」。
傳統的資訊系統在處理影像資料時,完全只專注於資料本身的排列方式,與演算法的應用。而DICOM則不同,它將每個影像包裹成一個物件 IOD (Information Object Definition),而每個IOD可分為兩大部分:像素資料(pixel data)、影像屬性(attribute)如圖1所示。所謂像素資料就和傳統方法一般,單純描述每一個圖像點的值,組合成一個影像;而影像屬性的部分:則摘要了基本資訊。如:病患姓名、病歷號碼、檢查項目和日期、更包含了影像訊息...等,一方面方便資料庫在搜尋資料的過程,另一方面可將這些資訊轉換為影像的一部份,在日後調閱影像時提供重要參考。

圖1.IOD 兩大部分
DICOM 影像格式中有其標準的組織定義,其相關的資料訊息皆有標準的關連性樹狀聯接著,如圖2 所示:結構樹狀內,方塊圖PatientStudySeries已至最下層的Image 層,記錄著影像內重要的訊息,依照儀器的不同,其影像訊息所記錄的資料內容將有所不同,其中最大的差別性在於Image 層。  
 
圖2.PatientStudySeriesimage 樹狀圖
DICOM 影像格式裡的影像屬性(attribute),包含了許多IOD Module  模組,如下表1中所示,其橫軸包含了儀器的種類,而其縱軸則為IOD 模組,其中: M=Mandatory 表示為必要資料內容 , C=Coditonal  表示為條件式的資料內容,  U=User Option   表示為非必要的資料內容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DICOMDIR 簡介

DICOM Structure Reporting(SR) 簡介